欧美性爱专区,美女性爱xx91,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蜜芽,18不禁激情视频

南京市雨花臺區(qū)鳳集大道15號

一名噪音受害者改善樓上噪音過程記錄


大家好,我是Frank,在貼吧微博看過很多朋友寫的噪音經(jīng)歷,每個故事背后,都是一個被鄰里噪音困擾的家庭。

我也是一名樓上噪音受害者,我對大家的遭遇感同身受,今天我來講講我個人對樓上噪音改善的經(jīng)歷,以及我走上研究噪音之路的緣由,為大家在處理噪音問題上提供一些參考,希望可以給正在痛苦中的你帶來安慰與信心。

(長文無圖,耐心閱讀,原文來源公眾號:安靜之家)01.魔鬼的腳步聲我家樓上原本住著一對老夫妻,子女都是公務員,不與老人同住,全家素養(yǎng)很高,老人生活習慣很好,喜歡安靜,我們共處了六年時光,樓上從未有過噪音,飯點時偶有拖拉桌椅聲,那時并不在意。

2018年春,樓上老人被接去子女家住,我樓上的房子就被賣給了一家六口人,兩個老人,兩個中年,兩個孩子。

新鄰居搬來沒幾天,就打破了鄰里安靜,先是周末白天砸墻,上樓看了在裝修,沒去計較。

幾天后,晚上十點還在敲敲打打,我聯(lián)系了物業(yè),告訴我是樓上在裝衣柜,物業(yè)上樓及時阻止,他們就消停了。

好景不長,就在那段時間,我開始聽到了樓上的腳步聲和孩子跑跳聲,聲音帶著振動,甚至將我從睡夢中驚醒,可見腳步聲的威力。

我本來不是一個注重細枝末節(jié)的人,從小睡眠質(zhì)量就很好,刮風下雨打雷我都能正常睡覺,但是頭頂?shù)脑胍糇屛殷@慌失措。

被吵醒的那天晚上,我就上樓敲門了,開門的是孩子的奶奶,我把聽到的噪音跟她溝通后,她一臉無辜地說自家沒鬧騰,孩子早就睡了,可我明明還能聽到屋里有孩子的打鬧聲,后來孩子的父母出來,對我說孩子頑皮不肯睡,讓我能理解,他們以后會注意的。

很多人在溝通時都遇到過這種問題,對方不主動承認噪音,把責任推卸給孩子,表面說以后會改,實際上根本沒有任何變化。

02.噪音敏感癥第一次溝通后,我對樓上噪音產(chǎn)生了敏感反應,一開始只有晚上睡覺時對腳步聲會敏感,隨著噪音種類的增加,對腳步聲、跑跳聲、拖拉桌椅聲、物品掉落地板聲、講話聲、開關門聲、下水道聲、甚至是樓上關窗的聲音,我都能聽的一清二楚。

最嚴重的時候,不管白天晚上,我都全神貫注地在聽樓上動靜,有時候明明自己戴著耳機,突然感受到樓上有腳步聲,就會迅速得把耳機摘下,去聽腳步聲,我感覺自己快瘋了。

原本早睡的我,開始熬夜,等著樓上徹底沒聲音了,才開始準備睡覺,我的生活節(jié)奏徹底被打亂。

伴隨著敏感反應,我開始出現(xiàn)神經(jīng)衰弱,脾氣變得易怒,身體出現(xiàn)乏力,胸口總是隱隱的疼痛,精神渙散,注意力無法集中。

聽到樓上腳步聲時,明顯感覺血壓在升高,心臟跳動加快,心情變得暴躁起來。

敏感癥的導火索是樓上噪音,但是隨著后來我深入研究噪音心理學后發(fā)現(xiàn),這世界存在一部分人,是天生帶有敏感體質(zhì)的。

如果你也出現(xiàn)了像我這樣的敏感反應,說明你就是一位敏感體質(zhì)者。

這世界上,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擁有不同種類體質(zhì),不同的敏感源觸發(fā)的敏感反應各不相同,我們是聲音敏感,還有嗅覺敏感、味覺敏感、社交敏感等。

對聲音的敏感,源于我們本身對環(huán)境的高感知度,比常人更早更快的察覺身邊環(huán)境發(fā)生的變化。

樓上噪音的發(fā)生,是激發(fā)了我們的敏感神經(jīng),讓我們放大了對樓上噪音的關注,耳朵會刻意尋找樓上噪音,常常會引發(fā)焦慮恐懼抑郁等心理問題。

這種敏感反應無法自行恢復,不存在產(chǎn)生抗體一說,要想脫敏,先要加強自身情緒調(diào)節(jié),短期內(nèi)沒有辦法搬家的情況下,可以暫時在附近租房生活一段時間,遠離噪音,斬斷敏感源,其次是尋找噪音問題改善辦法,通過自己溝通、物業(yè)社區(qū)協(xié)作、甚至是報警等手段。

如果有能力可以換頂樓或者買別墅,效果更好,但是能這樣做的人肯定不多。

所有這些,在我經(jīng)歷噪音困擾時,并不知曉,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(nèi),我感覺自己廢了,工作提不起精神,每天下班后躲在車里不敢上樓,不敢與家人溝通,害怕他們知道后也對噪音敏感(實際上并不會),導致家人對我行為的不理解,家庭關系也變得緊張起來。

03.我的溝通記錄這是大家比較關注的部分,我與樓上前前后后溝通了七八次,但并非每次都圍繞噪音問題。

在第一次上門溝通收效甚微后,我一方面采取了保守的容忍態(tài)度,前期不打算打草驚蛇,另外是與物業(yè)搞好關系,為我提供一些線索。

(溝通噪音不宜太過頻繁,對方產(chǎn)生反感情緒不利于溝通開展)于是我開始像偵探一樣對樓上住戶展開調(diào)查,包括家庭成員結(jié)構(gòu)、孩子情況、孩子父母工作、車牌號、老家哪里、在本市有沒有其他房產(chǎn)等等。

據(jù)我所知,他家平時由爺爺奶奶帶孩子,大的上小學一年級,小的才上幼兒園,孩子的媽媽每天早上八點騎自行車到地鐵站,晚上六點多原路返回,初步判斷有固定工作。

孩子的爸爸早上9-10點間才下樓,開一輛黑色轎車(車型車牌我都知道)出門,晚上回家時間不固定,但是通常9點左右才到家,推測是自己開店或是做生意。

在物業(yè)處了解到,他家搬來沒多久就因為車位問題與保安發(fā)生過矛盾,應該是剛來新環(huán)境不熟悉規(guī)矩,后來因為晚上裝修被我和其他鄰居投訴了,物業(yè)上門處理,他家里人對物業(yè)有不滿情緒,他家的理由是房子是他們買的,想什么時候裝修都可以。

基本可以排除有在城市高樓生活的經(jīng)歷,因此,肯定也就可以大概率的推測他家在本市沒有其他房產(chǎn)的。

過了半年,是2018年的國慶節(jié),樓上孩子在家跑跳震動聲很大,因為是白天,我忍了沒去溝通,到了晚上噪音依舊,孩子跑跳聲,玩具掉落地板聲,拖拉桌椅聲,一直持續(xù)到了晚上九點,我忍無可忍,又上樓溝通了,這次雖然有心理準備,但是我的目的只有一個,我要告訴對方我家晚上九點就保持安靜準備休息了。

我并沒有打算要求他們具體怎么做,因為我知道一次溝通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。

(每個溝通都要言簡意賅,爭取有效溝通)對方表示,今天孩子過生日,家里有朋友來,所以孩子比較興奮。

好的,我接受這個理由,孩子頑皮可以理解。

但是我再三說明,我家孩子睡的早,明天還要早起上輔導班,大家都有孩子,要相互理想和尊重。

那天后來樓上就安靜了,通過這次溝通,我發(fā)現(xiàn)他家大人和孩子在家都沒有換拖鞋的習慣,就穿著球鞋和皮鞋踩在木地板上,那動靜可想而知了。

所以這種情況下的我家噪音是特別嚴重的。

不換拖鞋,這對于我來說是一個新發(fā)現(xiàn),那么肯定可以有新突破,讓他們換拖鞋,可能會起到改善效果。

同時,我展開了對房屋結(jié)構(gòu)的研究,早些年買房子的時候,根本不懂房子結(jié)構(gòu),隔不隔音。

遇到了樓上噪音后,我對建筑結(jié)構(gòu)和建筑聲學做了大量的學習和研究。

所以得出來很多切實可靠的分析,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以往公眾號上的文章。

房子樓板不隔音,不換拖鞋走路,腳步聲咚咚咚傳到樓下是很大聲的。

問題回到最初,如何讓樓上進屋換拖鞋?我想了一個辦法,在網(wǎng)上買了兩雙大人的靜音拖鞋(他家主要是孩子的父母腳步聲比較重),具體哪種拖鞋大家可以私信我,在此不打廣告。

國慶后,我把鞋子送了上去,并且附帶了兩套兒童水彩筆,包裝盒十分精美,總共花了我兩百多塊錢,放在他家門口,并且留了一封親筆信,內(nèi)容是前幾日晚上不知道你家孩子生日,作為鄰居,表示祝賀,順便提了一下拖鞋與腳步聲的關系,希望對方可以接受,最后留了我的手機微信號。

送完之后的第二天,樓上主動加了我微信,一通道歉,并且表示禮物和鞋子不能收,于是給我退了回來。

但是他們也沒提及自己會買拖鞋,我當時心里還是很擔憂這個辦法不管用,因為我是打算讓他們知道進屋換拖鞋是常識,而且我更偏向于當面溝通,可以更好的掌握對方的表情和語氣,以此判斷他們的心理活動,文字表達雖然是道歉,卻不能讀到對方內(nèi)心的真實意圖。

拖鞋的問題,直到2019年春節(jié),趁著物業(yè)上門送福字的機會,讓物業(yè)上樓看了,是換上了,雖然在此之前的一段時間,我感覺腳步聲有了明顯的改善,但是我不敢保證,收到物業(yè)反饋后,我的心情馬上就好了起來,我的策略終于起作用了。

腳步聲有所改善后,我又制定了孩子跑跳聲的整改方案。

他家孩子白天都要上學,主要的跑跳聲集中在早上7點起床時間,和晚上8點到10點之間,主要的區(qū)域集中在臥室和客廳,因為我們戶型相同,我測算了面積,如果要進行鋪設隔音墊,需要大概10個平方。

我買了各式各樣的隔音墊小樣,做了減震測試,其中最有效的是健身房的2公分的隔音減振墊,最普通的拼接泡沫墊效果最差。

我首選的肯定是效果最好的,但是我不能確定他們會收下。

在我送墊子之前,我做了很多提前工作,我知道樓上的孩子平時會在樓下的健身區(qū)玩,我花了幾個周末的時間,帶著遙控玩具車在樓下守株待兔,假意裝作不認識(其實我早就認識他們家孩子,但是孩子不認識我),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,我把玩具分享給他們,他們非常開心,我看到他們爺爺奶奶跟在后面,于是主動打招呼,并且提出讓孩子跟我玩一會,爺爺奶奶很歡迎我。

重頭戲來了,這個年紀的小男孩,對玩具車是沒有抵抗力的,我必須送給他們,才能促進禮尚往來,孩子不懂拒絕,老人也根本不知道我的意圖,送完了玩具車,兩個孩子樂壞了,但是我怕孩子父母會拒絕,所以臨走時候特地囑咐了孩子一句,說如果爸爸媽媽不讓你們拿叔叔的禮物,叔叔就住你家樓下,你們可以隨時下來玩。

(孩子天真,肯定會當真)孩子拿了我的東西,他們父母肯定會覺得事出有因,果不其然,在微信上又是一通感謝,并且表示要轉(zhuǎn)賬給我,我說孩子喜歡玩就讓他們?nèi)ネ姘?,而且我家孩子最近學習任務重,我們也不許他玩玩具。

他們表示可以接受,雖然后來還是轉(zhuǎn)了100塊紅包給我。

但是我的目的就是禮尚往來,初步達成。

不久后,我的隔音墊到了,還是老規(guī)矩,寫了紙條放在他家門口,微信上提前也說了一聲,我的說辭是,我給自己家里鋪了,買多了剩下的給你們送了,這個墊子小孩在上面玩摔倒都不會疼。

對方微信表示接受。

(但是實際上沒有鋪,他們收下了我的墊子,覺得太厚,而且不方便打理,于是買了1公分的泡沫拼接墊)整個2019年度,我家的噪音情況已經(jīng)有了很大的改善,大人的腳步聲和孩子跑跳聲少了很多,桌椅上也貼了防滑墊,只有在晚飯期間能聽到偶爾的拖拉桌椅聲,但是這個噪音屬于生活噪音,我?guī)缀蹩梢院雎浴?/p>

時間就到了2020年,疫情爆發(fā)后,樓上小孩又開始活躍了,振動聲又開始頻繁。

于是我就開始利用停工期間學習了隔音技術(shù),隔音吸音材料,我打算在家里做隔音改造(目前隔音吊頂已經(jīng)完工,對空氣聲傳播噪音有效,對振動類噪音效果不佳)04.與鄰里噪音死磕到底對于改善樓上噪音,可以說是費盡千辛萬苦,期間除了自己溝通,我也用過很多其他辦法,讓物業(yè)去溝通,聯(lián)系社區(qū)協(xié)調(diào),但是根本沒有效果,在業(yè)主群里也抱怨過,但是樓上根本沒有回應。

我沒有使用任何反擊報復的手段,雖然我知道那樣自己心理會痛苦點,但是我更希望通過和平的方式去改善。

我的樓上并不算無賴,雖然一開始很不配合,對此我也恨之入骨,但是隨著兩年來對噪音的跟蹤處理,對方能夠理解當初我的痛苦,也許只是表示客氣,但是他們能夠做出改善已經(jīng)難能可貴,即便這種改善在我們看來是舉手之勞,可是能有多少樓上愿意做呢?我知道整個改善的結(jié)果來之不易,可能很多人并沒有我這么幸運,所以我對每位噪音受害者都十分同情和理解,已經(jīng)用上震樓器和音響的朋友,我也不會勸你們收手,但是自己需要把握分寸。

對于不擅于溝通的朋友,可以聯(lián)合物業(yè)或者社區(qū)甚至民警,一起想辦法,實在解決不了,大不了就是自己換個地方住,千萬不要做出過激行為,讓自己有理變沒理了。

有人說我快成噪音治理專家了,我說不是的,我只是一名受害者,對每個受害者能感同身受,我知道那種被噪音折磨到精神崩潰的痛苦,所以我投入了大量時間精力去研究調(diào)查,我希望可以幫助到痛苦中的大家,在自己有限的能力范圍內(nèi),給大家照亮一段前進的道路,給大家?guī)硇判呐c希望。

我要與鄰里噪音死磕到底,我不會就此放棄,在我身后還有千千萬萬的受害者。

我的初衷就是呼吁全社區(qū)關注鄰里噪音,重視噪音治理,將鄰里噪音規(guī)范化體系化,甚至未來可以法制化,學校與社會共同宣傳,讓大人和孩子都養(yǎng)成良好的居家隔音習慣,尊重鄰里關系,營造一個溫馨安寧的幸福家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