噪聲控制原理
噪聲控制系統(tǒng)通常是由聲源、傳播途徑和接收者三部分組成,噪聲控制設計,應從抑制噪聲源的產生、減少噪聲的傳播、降低對接收者的干擾,采取針對性的措施。
在聲源處進行抑制噪聲的設計是最根本的措施,需要從噪聲源設備的產品結構改良設計、生產工藝改善等著手。
對噪聲傳播途徑做控制設計,是聲學設計師做噪聲控制設計時通常要做的工作,具體包括隔聲處理、吸聲處理、消聲處理、阻尼減振處理等措施。
對于振動比較大的噪聲源,需要搞清楚其傳播途徑,是以結構傳聲為主還是空氣傳聲為主,然后針對性地采取阻尼隔振、空氣聲隔聲措施。
對于降低對接收者的干擾, 一般可使用耳塞、耳罩、有源消聲頭盔等對人進行保護;可使用隔聲間,隔聲罩或隔聲臺,對精密儀器進行保護。
噪聲控制的原則在噪聲控制設計方面,要堅持科學性、先進性、經濟性和可實施性四大原則。
(1) 科學性。
首先,應分析聲源特性,確定其是空氣動力性噪聲,電磁噪聲還是機械噪聲;其次使用能準確測量地噪聲頻譜儀對噪聲源進行分析,確定其是高頻噪聲,中低頻還是全頻;最后從噪聲傳播途徑上調查清楚,是結構性為主還是空氣傳聲為主,確定好因素,再采取針對性降噪措施。
(2)先進性。
這是設計師追求的重要目標,但要恰如其分。
(3)經濟性。
經濟合理性也是設計師追求的重要目標,設計師要依據當前的國家噪聲控制標準,站在投資者的角度,提出目標恰當、效果可靠、造價經濟的設計方案,最大限度地節(jié)約成本。
(4)可實施性。
這是不少設計師容易忽視的間題。
噪聲控制措施不能影響原有設備的正常使用,做設計方案前需對設備的技術性能,工藝要求、操作空間尺寸等了解清楚。
其主要原因:一是與產生噪聲源的設備使用工藝要求,操作空間要求等相沖突,二是缺乏工程經驗,降噪措施雖符合理論,但在實際工程中難以實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