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上10點樓上“咚咚咚”噪音太吵,上去一看居然在跳繩
咨詢案例 →4樓晚上10點跳繩,整棟都響,1樓上去溝通,4樓來一句:我樓下又沒住人…大致情況 →某精裝洋房小區(qū),2梯2戶共7層,層高2.9米,天花三級吊頂,地面有(水)地暖,總體來說樓板比較厚,墻體厚度達標,墻面內部有保溫層,入住率低。
白天噪音 →5樓的白天安裝家具,拖桌椅、拖柜子、腳步聲,響了一整天,一樓被吵了一整天。
不過,白天搬家屬于正常生活。
晚上噪音 →晚上10點后,4樓兩小孩還在餐廳跳繩,1樓聽到特別明顯的“咚、咚、咚”的響聲,從樓上發(fā)出來,具體位置不明確。
當面交涉 →1樓給管家發(fā)微信,管家沒有及時回復,自行上樓交涉,4樓開門的是小孩,一個手里拿著跳繩,一個還在蹦。
被抓現(xiàn)行,對方家長來一句“我們樓下(指3樓)又沒住人,你是哪一樓的?”后來,樓上有所收斂,晚上再也沒有跳繩了(有素質)。
為什么知道是4樓的噪音?因為住的人很少,整棟就只有1樓和4樓晚上家里有燈,噪音源特別好判斷。
只是,隨著入住的鄰居越來越多,噪音也越來多,而且都是“撞擊聲”和“摩擦聲”。
這時候,很難分辨出是哪里的來的噪音。
住宅鄰里噪音除了常見的說話聲、罵架、電視聲、音樂等“空氣傳聲”,大多數(shù)是“固體傳聲”。
“空氣傳聲”,中高頻噪音,影響范圍較小,來源和方位很好判斷,也很好治理,非極端噪音能做到“隔絕”。
“固體傳聲”,撞擊和摩擦為主,低頻噪音,影響范圍很大,通過樓板和墻體傳播,能向上、下、左、右傳遞好幾個樓層,甚至頂樓都能聽到詭異的“樓上噪音”,發(fā)聲的方位不一定是噪音源,很容易騙過人的耳朵。
這類噪音必須做好減震,才能有效降噪。
何以解憂,唯有隔音家庭隔音要求極為苛刻:環(huán)保、極致減震、降噪明顯、超薄等『無醛材料,無膠工藝』「安靜家」選用西班牙TAXSA隔音氈、KNAUF無醛玻璃棉;改進了施工技術,杜絕使用任何膠水,避免施工中造成二次污染。
(“甲醛”“苯”,主要來自膠水)『懸浮技術,極致減震』與頂面無任何接觸,真正實現(xiàn)「地頂分離」,具備極致的減震效果;老房噪音治理最佳方案;懸浮減震技術是目前「家庭隔音」領域最先進的工藝。
(傳統(tǒng)的彈性工藝,天花減震器固定在頂面,和頂面有接觸(聲橋),減震不理想;完工厚度20厘米起,占用太多層高導致壓抑;老房預制空心樓板無法固定天花減震器;目前主要用于KTV、酒吧等商用空間,不適合家裝。
)『超薄厚度,節(jié)省層高』懸浮吊頂厚度僅10厘米起;彈性吊頂完工厚度20厘米『超薄厚度,節(jié)省層高』安靜家提供西班牙texsa進口隔音氈,免費提供全程施工指導。
工程量大和復雜項目,可上門現(xiàn)場指導。
不同的方案,有不同的厚度,成本也不同,效果也不一樣。
咨詢、加裙、隔音方案、施工步驟 →關注公眾號 安靜家隔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