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甲刮黑板的聲音為什么這么討厭?這條曲線或許能給你答案
說起生活中令你難以忍受的聲音,指甲劃過黑板的聲音一定名列其中。
這種聲音聽起來比同樣音量的打雷聲還要響。
事實上,對于音量相同的聲音,我們的感知可能存在很大的差異——這不僅與人耳的構(gòu)造有關(guān),還取決于我們在社會生活中的主觀感受。
說起生活中令你難以忍受的聲音,指甲劃過黑板的聲音一定名列其中。
這種聲音聽起來比同樣音量的打雷聲還要響。
事實上,對于音量相同的聲音,我們的感知可能存在很大的差異——這不僅與人耳的構(gòu)造有關(guān),還取決于我們在社會生活中的主觀感受。
你能想到的最無法忍受的聲音是什么?對于蘇珊·羅杰斯(Susan Rogers)來說,是她的手機鈴聲。
手機鈴聲會立刻將她帶回當她還是錄音師和音響工程師的日子。
那段時間,她在已故的著名音樂家普林斯·尼爾森(Prince Nelson)的錄音室里工作,半夜里突然響起的電話會把她從睡夢中驚醒,然后她就得趕去錄音室里繼續(xù)工作。
那些不得不去錄音的不眠之夜造就了幾首大熱的流行歌曲,例如《紫雨》(Purple Rain)和《一天內(nèi)環(huán)游世界》(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),但這些并沒有絲毫改善她對鈴聲的厭惡。
“這就是習得的厭惡,”羅杰斯說,“我變得越來越討厭手機的鈴聲!”